「海屋添筹」
发布日期:2025-03-07 16:38 点击次数:192
「海屋添筹」是中国传统的吉祥纹样,故事出自宋·苏轼《东坡志林·三老语》:「尝有三老人相遇,或问之年,一老者曰,吾年不可计,但忆少年时与盘古有旧。或曰,海水变桑田,吾辄下一筹,尔来吾筹已装满十间屋。」常用于中国古代绘画作品、瓷器及其它工艺品的装饰中,寓意寿比天齐,万寿无疆。图片
清乾隆 祭蓝描金开光粉彩海屋添筹双螭耳扁瓶“大清乾隆年制”款H:28 cm备注:美国藏家旧藏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清乾隆 淡绿地洋彩轧道开光海屋添筹图双如意耳抱月瓶
「乾隆年製」
H 18cm
成交价:HKD 2,880,000
来源:
1. 伦敦佳士得,1974年5月7日,编号136
2. 伦敦佳士得,1994年11月1日,编号200
3. 香港佳士得,1995年10月29-30日,编号758
公众号:老窑
葫芦瓶开光内描绘海屋添筹纹样,画面分绘海陆两界,景致有远近之别,前深后浅的设色手法;近景所绘山石俏丽,一侧有苍松如伞覆,其下危崖兀立,三寿翁携童子而立,手持长筹,仰天观鹤。远处海波汹涌,意境辽阔,中有楼阁露出重檐浮现于山海之间,一只口衔竹筹的仙鹤向楼前飞来。辽阔的海面延伸开去,海天相接,兼祥云缭绕,将此一方天地置于空蒙淡荡、若有若无之间。整器工致非常,造型端庄秀丽,诸彩绚丽浓妍,绘工精湛绝伦,技法以色地洋彩、色地描金工艺为主,所绘彩料或明暗对比无一不体现出乾隆时期高超的制瓷技艺,彰显御窑风范。
图片
清乾隆 青花海屋添筹印盒“大明宣德年制”款D:12.7cm估价:RMB 80,000-120,000印盒扁圆形,子母口,圈足。盖面绘海屋添筹图,一侧海水澎湃,白浪翻涌,祥云从海中升起,云中一幢楼阁露出重檐,一只口衔竹筹的仙鹤向楼前飞来。另一侧见有两位仕女手捧灵芝、 净瓶行走于苍松之下。盒身外壁绘汹涌的海水纹。公众号:老窑。底足内施白釉,青花双圈内书“大明宣德年制”青花三行六字楷书寄托款,笔力清健,时代特征鲜明。“海屋添筹”典故出自宋苏轼《东坡志林·三老语》:“尝有三老人相遇,或问之年……一人曰:海水变桑田时,吾辄下一筹,迩来吾筹已满十间屋。”后遂演绎为海中有一楼,内贮世间每人寿数,用筹插在瓶中,每令仙鹤衔一筹添入瓶中,则可增寿百年,所以世人常用“海屋添筹”寓祝长寿。图片
清雍正 粉彩「海屋添筹」笔筒
18cm.Diam, 15.5cm.High
RMB: 200,000-300,000
「海屋添筹」是中国传统的吉祥纹样,故事出自宋·苏轼《东坡志林·三老语》:「尝有三老人相遇,或问之年,一老者曰,吾年不可计,但忆少年时与盘古有旧。或曰,海水变桑田,吾辄下一筹,尔来吾筹已装满十间屋。」常用于中国古代绘画作品、瓷器及其它工艺品的装饰中,寓意寿比天齐,万寿无疆。
本拍品直口,筒腹,下承玉璧底,内外施透明釉,釉面莹润光洁。造型周正,精致秀妍,通景以设色粉彩描绘海屋添筹图,只见苍松奇石,祥云缭绕,海波粼粼之仙山秘境,两位仙人鹤发童颜,仙风道骨,边有童子侍立,一名童子背葫芦,另一名背着筹,远方一仙鹤口衔一筹飞往海中仙屋,海浪翻滚,云气飘渺。全器设色明艳娇妍,纹饰精致华丽,笔触疏秀清润,人物形神俱佳,喻意吉庆祥瑞,曲尽其妙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